【一带一路故事】巍然筑梦:水电青年的成长之路

发布日期:2025-03-19 信息来源:印度尼西亚门达让水电站 作者:严巍 字号:[ ]

我叫严巍,仡佬族,今年26岁,毕业于天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21年7月,怀揣着对水电事业的憧憬,我加入了水电七局国际公司,开启了一段砥砺奋进的水电征程。

从波黑优乐高水电站的质量技术岗位,到如今印度尼西亚门达让水电站的安全环保工作,我在一次次挑战中磨砺成长,也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在实践中磨砺成长

刚接手质量管理工作时,我是个彻头彻尾的新手。面对复杂的工程图纸和技术难题,心里直打鼓。但骨子里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让我告诉自己:不能退缩!

我一头扎进施工现场,和工友们打成一片,仔细观察每一个施工环节。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我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一点点摸索出自己的工作方法。

有一次,项目中出现了一个技术难题--设计优乐高水电站厂房悬挑结构,因为尾水渠四周空间狭窄,且悬挑结构过高,支撑的设计及计算较为困难,但我没有退缩,而是通过询问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请教前辈并结合理论知识,及时合理的提出解决方案,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还为项目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就如同师傅跟我说的:“成长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肯下功夫,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用责任心守护安全防线

2024年,我转岗成为一名安全员。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刚上任时,面对繁琐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复杂的隐患排查任务,我心里压力山大。但我清楚,这是自己的责任,必须扛起来。

为了尽快适应岗位,我一头扎进学习中。我认真研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熟悉行业标准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只要有时间,我就参加安全培训,向专家请教,到施工现场实地观察,学习如何排查隐患、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我深知,安全工作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乎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秉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原则。每天都会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一旦发现安全隐患,我立刻上报,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确保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有一次,在检查中我发现综合厂的急救箱中防暑药品不足,我立即联系综合部补充相应药品,之后连续几天的高温天气加上综合厂动火作业的高温影响有名工人中暑,因为之前及时补充了药品,工人很快就好转。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细节决定成败”的信念,也让我明白,安全员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推动问题解决。

在日常中努力进步

我的英语并不好,再加上口语会带上一些方言发音,刚进入国际项目时与业主及当地雇员的沟通有很大困难。所幸在当地雇员的帮助下,他们平时陪我用英语聊天,锻炼我的口语,增加我的词汇量。如今,我的英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除了语言学习,我也在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水电工程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专业书籍,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项目的需求,为公司国际业务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感慨万千。从质量管理到安全管理,每一个岗位都充满了挑战,但我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投入其中。我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也赢得同事们的认可和尊重。

但我知道,成长没有终点,更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次次挑战中实现的。我相信,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严巍(右)与当地工程师交流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