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七局要闻

【榜样在身边】“绘眼”丈量逐梦路

——记“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俊翔

发布日期:2024-04-28   信息来源:试验检测分公司   作者:张瑶  字号:[ ]

何为青春?他说,是不灭的热烈与赤诚;无畏的果敢与担当;不屈的顽强与倔强。

青春为何?他正以坚定的步履执着向前、奋力拼搏,打造属于自己的徽章。

他是“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俊翔。

向下扎根  汲取“成长养分”

“从一名新手到项目测量副队长,是长期的一线工作经历使我快速成长。”黄俊翔如是说。

高高壮壮的95后大男孩,说起话来斯斯文文,一双眼睛在与人交流或是工作中总是聚精会神、散发光芒。2018年,黄俊翔在西南科技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毕业后便加入试验分公司,洛阳地铁是他接触到的第一个项目。

“工作之初,在进行盾构导向系统换站时,前几次我都处于发懵状态,根本搞不懂每一步工作怎么做?又为什么?”黄俊翔说。

本以为离开校园便可大展拳脚,但现实是迫切端起书本反复“咀嚼”,该如何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并付诸实践。

下了班他便扎入“学海”,对每天的工作整理复盘,虚心求教师父、同事。在日复一日的“温故知新”中,他逐步掌握地铁施工中的测量技术要领。

一摞摞复习资料,一张张密密麻麻布满各色笔迹的练习纸……见证了他考取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证书的勤恳耕耘。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他深知只有不断向下扎根,才能更好坚韧向上。

坚韧向上  挺膺“后浪之姿”

“必须按照流程来、照着规范做。”黄俊翔常被同事调侃“眼里容不得沙”,也正是出于他对待工作的细心与执着,让他更善于发现问题。

2021年,他来到郑州地铁8号线担任测量班组长。在进行盾构隧道全站仪换站时,他发现所用的仪器托架十分笨重,安装起来费时费力。与团队结合现场实际谈论研究后,构思绘图形成了一种新型托架装置,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发明。

“它的出现,有效保障测量精度的同时,还能提升工作效率,过去三个人完成的工作,现在一人轻松搞定。”黄俊翔介绍说。

2022年,他转战到云南滇中引水项目,虽是第一次接触矿山法暗挖隧道施工,但很快调整状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隧道内昏暗的光线,地面厚重的泥浆,弥漫在空气中的蒙蒙灰尘,这些都没有阻挡他奋勇向前的脚步,在一次次的攻坚克难中,他带领团队顺利完成隧道放样、模板校核、控制测量等工作。

“伴随所负责工区隧洞接连顺利贯通,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韧者笃行,韧则行远。他相信只要坚韧向上,不断向内聚力,定能沐光而行。

向内聚力  练就“绘眼金睛”

每每有职业技能竞赛,肯定少不了他的身影。

“公司举办测量工职业技能比赛,我是激动又期待,当时恰好完成了项目上控制网复测工作,理论和实操正捂得‘热乎’,很想去尝试一下。”

赛前,他不断阅读专业书籍,理论培训时更是将大学时期的专业课本随身携带,为了在实操环节不掉链子,他一遍遍模拟实操,最终取得第三名。

彼时,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积极反思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与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赛后他回归工作岗位,加倍练习,严格把控工作中的每个步骤环节,并通过试验分公司开设的“班组长上讲台”等活动,不断打磨提升。

积水成河,聚沙成塔。他笃定只要脚踏实地、沉潜蓄势,终能发光发烫。

2022年,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水电七局安全工程及建筑施工工程测量技能比赛,黄俊翔再次整装出发。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扎实的基本功、规范的操作,精湛的技能成功斩获大赛第一名。

“作为测量队优秀的青年代表,他总是能为团队带来惊喜,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秀青年加入我们。”测量队队长不禁感叹道。

何为梦想?他说,是做孜孜不倦的奋楫者;是做披荆斩棘的探险者;是做锐意进取的开拓者。

梦想为何?他正以鹰击长空之势,一展凌云翅,在测量专业领域奋飞翱翔。(责任编辑 黄琪)


黄俊翔在导线测量现场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